会议论文
新加坡小学华文写作课堂中的鹰架教学策略
讲师: 摘要
周红霞女士
| 会议名称 : | 第二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——國際文憑課程(IB)理念與語言教學 |
| 日期 : | 2016年5月28日 |
摘要
在新加坡小学华文写作课教学计划中,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正式进入四幅图看图作文写作。而从单幅图过渡到四幅图的写作,学生面临诸多的挑战。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在2014 年开展了一项名为"通过鹰架教学提高小学生的华文写作能力"的干预性实证研究。研究组分析所收集的前测学生作文发现,小三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,缺乏连贯和条理性。这个发现也印证了一些一线的华文教师所指出的,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"空洞乏味,结构上缺乏连贯,语言上受英文表达影响"等方面的问题。为了在写作的起步阶段帮助学生丰富作文内容,提高连贯和条理性,本项目梳理文献资料,以维果斯基的"最近发展区"理论基础,参考借鉴实证研究领域中写作课堂的鹰架教学模式,设计出由五个教学步骤组成的写作课堂鹰架教学模式。经过一年的课堂干预教学,证明了该鹰架教学模式的有效性。本文以一次单元课的教案为例,详细地阐述该教学模式中教师搭建鹰架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教学策略,以期望在更广的层面介绍和推广这一教学模式,达到使更多的小学华文写作课堂受惠的目的。
关键字 : 华文写作、鹰架教学模式

